9月28日,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教育系统“党旗领航教育路”第十届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落下帷幕,我校参赛队伍凭借稳定发挥斩获本科院校学生组团体三等奖。我院小学教育专业A2232班学生刘思辰作为团队成员,全程参与赛事拼搏。院团委宣传部特此专访刘思辰同学,请她分享备赛历程中的经验与感悟。
喜憾交织:在得失中锚定奋进方向
谈及获奖瞬间,刘思辰的心情带着明显的“双重感”:“第一反应是彻底松了口气,团队几个月的付出终于有了结果,能为学校争得荣誉,我特别骄傲。”但这份喜悦中,也藏着一丝未达预期的遗憾“离二等奖只差一点点,最后拿到三等奖时,心里确实有点不甘。”不过,这份“不甘”并未成为她的心理负担,反而转化为她继续前进的动力。“这次的遗憾,会是我下次突破的起点。”刘思辰坦言,正是这份对“更好”的追求,让她更坚定了深化党的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的决心,展现出青年学子不骄不馁、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绝地重生:以团队协作攻克赛事难关
回顾整个赛程,决赛中的“绝地重生”环节,是刘思辰心中最难忘的“高光时刻”。“当时队伍只剩我一人留在场上,必须连续答对三题才能复活队友,台下观众的目光、倒计时的压力,现在想起来还很紧张。”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沉稳的心态,她最终顶住压力,成功逆转局势,为团队稳住成绩。
这份赛场上的从容,离不开赛前充分的准备。刘思辰介绍,备赛期间,团队摸索出了“分工协作、化整为零”的高效学习法:“我们把知识点拆分到每个人,各自深钻一部分内容,再轮流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遇到薄弱环节就互相补位,用互抽考题的方式巩固记忆。”正是这样紧密的团队配合,凝聚成了攻克难关的强大合力。

初心引路: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
“对党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其实是从大一开始的。”谈及学习初心时,刘思辰回忆道,大一萌生向党组织靠拢的想法后,她便主动开启了理论学习之路。“越学越发现,党的理论不是枯燥的文字,里面藏着解决问题的智慧、指引方向的力量,兴趣也就慢慢浓了起来。”
日常学习中,她有自己的“积累小窍门”:坚持用“学习强国”APP打卡学理论、读时政,定期阅读《人民日报》文章梳理观点,把碎片化时间转化为理论学习的“黄金时段”。“党的创新理论不是静止的,它会跟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国家大事、我们的生活都紧密相关,学好它就像拿到了一把‘金钥匙’。”刘思辰这样形容理论学习的价值。
步履不停:把收获转化为前行力量
谈及参赛的最大收获,刘思辰认为前进的步伐不应止于荣誉:“除了对党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更系统,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也提升了很多。为了应对比赛,我需要在脑子里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紧张的赛制,也让自己练就了‘快速审题、精准作答’的本领。”
这次获奖更让她坚定了理论学习的意义:“未来我不仅会自己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还想把学到的内容、备赛的经验分享给身边同学,带动大家一起进步。”采访最后,刘思辰特别提到了心中的感谢:“这份荣誉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支持,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更离不开队友们的并肩作战,它属于我们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追梦人!”

刘思辰与团队的优异表现,是九江学院学子勤学笃行、锐意进取的生动缩影,更是教育学院扎实推进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成效体现。期待广大同学以刘思辰为榜样,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青春赛道上坚定理想、锤炼本领,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