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就业信息 >> 正文

求职防骗手册 | 高校毕业生必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0-04-22 [来源]:官网 [浏览次数]:


原创 毕业生 毕业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dV2BDHpkjnQicEUAZ40UL7wWMTsPaAYEXZbV9EiaquBNmSRicIOBgx97DayABQyhRrUOfuFOL2ibEfwhibBlJye2cD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面试时要警惕的3个求职陷阱

1.借面试剽窃智力成果


求职者面试时,一定要警惕以笔试为名骗取智力成果的公司。常见的套路比如文章翻译、数据整理、文案撰写、平面设计等,拿求职者当“工具人”,不仅浪费了求职者的时间,还侵害了他们的的正当权益。在面试过程中,如果需要提交个人原创作品,比如设计创作、策划文案等,求职者也必须要多加注意。很多不够谨慎的人没有及时申明原创,作品被对方剽窃,只能忍气吞声,后悔不已。此外,骗经验、骗方法的面试也要严加提防。有的公司对特定情况缺乏处理经验,就通过压榨求职者这样的廉价方式骗取他们的方法和创意,比如在面试时询问求职者:“公司出现了某种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公司要举办某个活动,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这些问题看似是考验求职者的能力,实际很有可能只是骗取他们的经验和方法。求职者如果不多留个心眼,就会成为对方的棋子,还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2.任职要求模糊不清


在面试时,HR对岗位的具体需求总是含糊其辞,只是强调“晋升空间大”。其实面试之前,从与HR的沟通中就能看出很多问题,有些HR对岗位职责和用人需求描述不清,这种情况求职者就应该多加小心。不清晰的任职要求可以反应出公司内部混乱的职责分配和组织架构,这样的招聘大多随意性强。如果在任职前没有充分了解,还有可能被公司单方向转到非应聘岗位。此外,有些HR可能对求职者并不感兴趣,岗位也不紧缺,但为了完成邀约任务和业绩,还是把求职者骗来填表,填完就没了下文。所以,求职者应该在电话沟通阶段就问清关于职位的具体要求,如果HR一味地回避关于职位的具体问题,这种情况还是小心为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HR的套路中。

3.回避明确的薪酬体系


在面试的时候,发现一旦谈到工资,HR总是吞吞吐吐,刻意回避,转移话题。问到公司的薪酬制度时,HR只是说“全凭能力,多劳多得,绩效第一”。其实,这是别有用心的HR的惯用技巧,他们总是回避明确的薪酬体系,很可能是因为公司本身的薪酬体系就是一团糟。他们没有完善的薪酬制度、考核标准、调整范围,这样的公司往往无法给出最符合市场标准的价格,对薪酬的考核也比较随意紊乱、不成体系。显然,这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晋升机会和上升空间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而“低底薪高绩效”的薪酬标准,又暴露出公司内部的薪酬制度不规范、薪酬范围不严谨的问题。绩效工资的设定需要公司内部完整的考核评估体系,如果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和公平,难免影响团队合作和公司发展。

求职+兼职遇到的8种骗局套路

1.提防黑中介骗取中介费


许多非法中介瞄准了在校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到了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给你找一家招聘公司,然后该公司又以种种名义推脱;更有甚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连人都找不到。大学生打工进门先看该机构是否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正规中介机构除具有中介许可证之外,一般会将营业执照悬挂在大厅等较显著位置。

2.拒交各种押金、保证金


一些用人单位会要求大学生支付押金,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但之后又以人员已满等各种借口要求大学生等消息,而且拒绝返还押金,最后就没有音讯了。有的单位收取保证金,称以此“保证”学生按要求上班,并答应在打工结束后归还。可是到结算工资的时候,保证金却不见踪影。
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等行为,都属于非法行为。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的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决拒交并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坚决不押任何证件。

3.远离传销,误入当止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学生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了解传销特征。传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在“入会”时告诉你的职责之一是发展更多的人;交纳昂贵的会费;在工作场所很多人群情绪激昂。如果识别出传销,大学生应立即停止打工,及时报警。

4.不要轻信到外地上岗


对非法中介或私招滥雇者为外地企业或总公司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求职者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是不去,二是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否则会吃大亏,被骗工骗钱甚至被人贩子骗卖。

5.签订书面协议书要慎重


有些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学生签订书面“协议书”,结果打工结束后,因没有书面协议,劳务费无处可讨。有的单位在协议里为自己规定的权利很多,而给大学生的权利很少,这样的协议要谨慎对待,要求其权责明确。
大学生打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

6.去娱乐场所打工小心些


一般来说这类行业大都以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工种有代客泊车、导游、陪练等。青年学生到这种场所打工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学生在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

7.干家教谨防骗色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薪聘请家教、秘书等名义把目光瞄上涉世不深、找工作心切的大学生。一不小心落入陷阱后,容易危及人身安全。
增强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法律知识,不要贪小便宜。外出时要结伴,坐车要记车号。经常与家人和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准确告知家教或工作地点。

8.防范扣取高额培训费


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参加公司的上岗培训,并要交培训费,有的进行一些培训,发培训资料、光盘等,但这些资料与考试内容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钱后做个样子。
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正规企业有岗前培训,都是免费或者带薪的,劳动合同法也对于企业培训、培训费及服务期有所规定。


警惕十类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的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
【防骗提醒】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也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到“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等要求进行转账、汇款、资金核查操作的都是诈骗,切记不相信、不转账。

2.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要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防骗提醒】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利用伪基站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账户资金。【防骗提醒】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4.兼职诈骗


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
【防骗提醒】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

5.考试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引诱考生汇款。
【防骗提醒】漏题、改分、改档案、伪造资格证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请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

6.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诈骗主要有三种,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防骗提醒】青年学生应树立正确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国家银监、教育等部门规定:一律停止网贷机构开展学生的网贷业务。所有“校园网贷”均属违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国家有完善的资助政策,有经济困难可向学校申请国家资助,或到合法的金融机构申请合规的借贷。

7.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犯罪分子先编造一个民族资产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受国家委托对这些海外资产进行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额善款补助。除了“民族资产解冻”,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吸引投资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此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老年人,他们远离社会舆论,缺乏辨别诈骗的能力,年轻人要多关爱长辈,及时传达安全防范知识。此外,留意父母长辈的网络支付使用情况,保障财产安全,及时止损。

8.投资返利诈骗


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具有海外背景,从事的行为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血本无归。
【防骗提醒】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项目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

9.保健品购物诈骗


犯罪团伙假扮医疗机构的顾问、专家、教授等,以为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检,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是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却高价出售。
【防骗提醒】经常给家中老人说一些老人被诈骗的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保健品,一旦发现受骗就立即报警。

10.引诱裸聊敲诈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进行敲诈。
【防骗提醒】应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向陌生人泄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dV2BDHpkjnTYibsiaZ2UIbCINDYroxJZDBTU5UcFiamIA8BiaP6stmQF6ulH8MUYAVETj0YTyOfw1dT0EBOT9nDwFA/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官网
编辑制作:李白玲
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发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