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精品课程 >>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思政案例——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培养

发布者:教育学院 林岩 [发表时间]:2024-06-03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学习提要:

1.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2.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是指小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感受、领悟和判断,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的能力。构成要素包括:提取信息、领会意义、判断价值。

3.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完成的。培养策略包括:从学情出发为学生搭建理解语言的支架,将学生的语言理解引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在语境的拓展中借助支架完成语言意义的建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理解能力三个知识点:提取信息、领会意义、判断价值

2.《七律.长征》(统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诗词案例分析,着重掌握言语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掌握语言运用技能。

三、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对话法

四、教学用具:挂图、音频、视频、PPT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对学个体发展的功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打下基础”。今天我们通过《七律.长征》(统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诗词,加深我们对“语言理解能力培养”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片段一:放关于《七律.长征》(统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的视频,小组讨论:从视频中我们可以提取那些关于长征的信息?

学生1.金沙江(大渡河)

学生2.白雪皑皑的(岷山)

学生3.巍峨高大的山(乌蒙山)……

老师提问:如果这些地方开发为旅游风景点,同学们愿不愿去?同学们一致回答“愿意”,因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成为风景点,那一定很优美,当然愿意去。但是如果没有开发成为风景点的话,是要考虑一下,毕竟视频中这些景物看起来还是有点危险、不安全、荒无人烟……

3.教学片段二:结合视频,同学们整体初读课文,提取诗词中的关键词(诗眼)

学生1.“只等闲”

学生2.“不怕”

学生3.“远征难”…………

老师归纳:关键词“不怕”就是整首诗的“诗眼”。诗词中开始两句给了我们暗示。第一,红军长征中走过了“万水千山”,包括视频中大家所看到的金沙江(大渡河)、白雪皑皑的(岷山)、巍峨高大的山(乌蒙山),万水千山只是一个概数,形容走过很多很多的山水。第二,红军走过的这些山水,当然不是我们今天游览风景名胜那样的悠然自得,可以说是历尽千险,困难重重。但是红军却不怕。这个“不怕”勾勒出红军的长征精神、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

4.教学片段三:围绕诗眼“不怕”,小组讨论:红军在长征中不怕哪些东西(场景),在课文中找出来。

学生1.不怕——————“五岭逶迤”

学生2.不怕——————“乌蒙磅礴”

学生3.不怕——————“金沙水”

学生4.不怕————————“大渡桥”

学生5.不怕——————————“岷山千里雪”

全班交流发言:

5.教学片段四:有学生提问。

5.(1)“五岭逶迤”为什么是“腾细浪”?

5.(2)“乌蒙磅礴”为什么是“走泥丸”?

5.(3)“金沙水”是凉或者是冷的,为什么会是“暖”?

5.(4)“岷山千里雪”原本是寒冷的怎么会是“喜欢”?

教师归纳总结:诗中所描述的长征途中的场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风景形成一个个巨大“反差”,在“反差”中帮助我们理解红军长征中的“不怕”,从而感受红军的不怕千难万苦的长征精神和乐观精神。体现为一种整体的语境、诗境、意境。

6.教师培养语言理解能力的基本路径和策略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

6.(1)从学情出发为学生搭建理解语言的支架。

第一,五年级学生有可能没有跋山涉水的经历,更没有爬雪山的历程,对于他们来说诗词中所展示的时代背景与学生所处的当下优越的生活年代相差很远,学生很难理解当年红军长征中的“苦”;第二,诗词中所表现出“长征精神”和学生认知能力以及思想境界有较大差距;第三诗词中语言特征比如:“五岭逶迤”,翻译成我们口语应该是“逶迤的五岭”;“乌蒙磅礴”翻译成我们口语应该是“磅礴的乌蒙”……诗词中的倒装句式与学生学习语言习惯表达有区别。

这就需要教师立足学情,为学生提供认知支架,帮助学生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以“反差”为支架,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与诗词中“腾细浪”、“走泥丸”的“反差”,从而体会诗人乐观精神和革命豪情。

(2)将学生的语言理解引入特定的问题情境。

对“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寒”的理解有很多种:

有学生说“冬天来啦,天气寒冷”

有学生说“大渡桥好可怕,所以心寒”

有学生说“红军过大渡桥打战激烈,惊心动魄啊”

也有学生说“红军匍匐前进过大渡桥,手摸这冰凉的锁链,寒冷”。

教师归纳:以上学生说法都对,但是还不仅仅是这样。尤其是把这个“寒”与后面的“喜”放在一起,你会发现,既然寒冷怎么会喜欢呢?从上下文脉意思来看,这样解释寒就会语义不顺畅。从精神角度来看,解读“寒”又会与诗词中的前面诗眼相互矛盾。这样解读寒,又何来“不怕”、何来“等闲”呢?

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寒有多种理解,从整体语境和意境解读最能与诗眼“不怕”相匹配的解释?经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同学们觉得“寒可以理解为————让敌人心惊胆寒”,因为这样的天险、这样的防守,连鸟都很难飞过去,而红军却能够做到了,竟然突破这样的天险,太出乎敌人的意料。这样的“寒”一下子让诗的意境到达绝对高度。

6.(3)在语境的拓展中借助支架完成语言意义的建构。

学生受制于他们的人生经历、阅读积淀、思想视野,很难通过格律诗本身所提供的意象语言进入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空间。由此,就需要教师围绕着“反差”这个主支架,给学生提供某干副支架,形成一个意象关联、意境统一、意蕴贯通的支架群。

教师提示: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经过前面学习,全班同学都能够找出本诗中的“象”(金沙江、岷山、大渡桥、乌蒙、五岭),所有的“象”都指向红军战士“大无畏”革命精神和乐观精神。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中,教师提供《过雪山草地》歌词、毛泽东的相关诗词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而学生入情入境的课堂表现已经足以说明,他们已经在支架群的帮助下完成了对诗歌语言的意义建构。

素质拓展:课外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雪》感受诗词中恢弘意境,宏大气势。

六、《七律.长征》(统编小学五年级下册课文)案例分析:

语言理解涉及信息提取、意义领会和价值判断。该案例生动呈现了语言理解的三个层次:诗中还有这样的“反差”吗?涉及信息提取能力;从夸张和比喻的前认知出发,把握“反差”的特点和作用,涉及意义领会能力;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反差”都在表明什么?涉及价值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三种理解能力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螺旋提升。所理解的对象,既涉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关乎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是理解内容和理解形式的统一。案例分析与学习提要中三点要求相符,其中第3点,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主体性,利用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运用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在不断语言实践中完成对诗词语境、意境的理解。通过主动的感受、领悟和判断,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的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在讲授语文诗词中嵌入思政的元素。能够让学生们在完成本篇课文学习之后形成独立判断价值,感受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

七、板书:

1.从学情出发为学生搭建理解语言的支架

宏观层面 时代相隔甚远

中观层面 认知能力差距

微观层面 表现手法不同

2. 将学生的语言理解引入特定的问题情境

反差 “概念式”的抽象理解 “体验式”的具象理解

“寒”:气候的寒凉、天险的可怕、战斗的惊心动魄。

修辞 “反差”不复存在

意脉 “更喜”一意毫无来由

精神 “何来“不怕”“等闲”?

3. 在语境的拓展中借助支架完成语言意义的建构

大无畏 格律诗选用意象语言极为凝练、极其精粹、极端典型;

这些意象语言极具张力、极富联想、极度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