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精品课程 >> 正文

《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

发布者:陈云芳 [发表时间]:2024-06-04 [来源]: [浏览次数]:

教学章节:绪论 教育学及其发展

学习提要:

1.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2. 教育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3. 中国的教育学理论依据是什么?

概述:

教育学是师范专业的一个基础学科,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基础学科。课程教材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授课内容充分结合教材本身的思政元素,重视课程的总体规划,从根本上解决好专业知识和思政因素同向进行的问题。其中,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期计划工作,通过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工作,发挥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课程内容综合性、理论性强,内容涉及面广。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程的生动性,同时在原有教案设计中通过对思政素材进行精炼,提取核心内容,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式的导入到各个专业知识点,让学生能自然并乐于接受。

学习内容及要求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教育学的学科定位,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能力目标: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定义教育学,系统条例地阐述教育的发展史和三个起源学说。恰当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教育理论的依据。

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了解教育的基本趋势,深刻理解现在义务教育的来之不易,增加对国家的向心力。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第一节,两个内容)

内容一:教育本质部分

1.1 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图片演示法。通过设问导入新课,比较不同回答之间的区别,激发学生对了解教育学本质,课程性质产生兴趣。

1.2 教学内容

认字识意。从字形说明教育本质 。

古文设问回答

《礼记。中庸》 修道之谓教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都是强调教育内容 和甲骨文教字原意接近

《学记》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 强调教育的目的,价值,有了变动

育:养子使做善也。

1.3 课程思政

教育从古至今,虽然形态发生变化,最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人的道德,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和人的发展和社会要求相匹配。

内容二:教育论发展部分

2.1 教学方法:三段论式(方法,结果,结论)的授课方式,用提问法进行课程导入。古文讨论法。

2.2 教学内容

中国《学记》最早阐述教育理论的书,比昆体良早300多年

中国古代教育中心点:如何把人变成一个完人,君子,圣贤

法学:严格要求人,规定各种不可为,

儒家: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3 课程思政:

强调教育对社会的重要性,对人的素养的重要性。社会的进度,人类素养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

2、单元教学目标分析(第二节)

本节主要内容是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史。学生已知知识包括人类学、生理学的发展,中国历史的发展史。在已知知识基础上,结合教育相关历史事件竖轴线进行讲述、分析。

教育起源论

1.1教学方法

用图片展示导入课程,提高学生兴趣,整体采用演绎法,比较法全面掌握三个起源学说的主要观点、优缺点、理论代表。情境教学,通过配图片构筑美感,启发同学思考。

1.2 教学内容

(1)三个起源学说

生物起源学说: 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勒图尔诺、英国的沛西·能。缺点: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心理起源学说: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有了模仿就有了教育。主要代表人物孟禄。缺点:忽略了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一特性,把无意识模仿纳入教育范畴。

劳动起源学说:主要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人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主要代表人物:马克思。正确性的根据:1)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不同:人类劳动是有目的、计划自觉行为;2)劳动促进人产生语言和思维,为人类传递生产经验创造条件。3),人类教育伴随着人类生产劳动产生而产生。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直接动因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教育的发展形态(原始社会,古代,封建,近/现代),(中国,外国)特征,代表

原始社会的教育和教育特点

古代社会的教育和教育特点

现代社会的教育和教育特点,趋势

1.3 课程思政: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通过劳动产生。古代社会的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受到阶级性的制约,学习机会仅限于一部分贵族,官家子女,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从教育史的观点,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要体会到现代教育平等的价值,学习环境的优越性,珍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