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精品课程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5-24 [来源]: [浏览次数]:

(教育学院;王彦)

  1.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全校专业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开课年级

大一

课程性质

公共课

课程总学时

32

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工作,它旨在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及精神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心理素质,提升其心理功能,并深入挖掘其心理潜能。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应当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旨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总体思路上,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以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获得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1.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2.道德品质塑造: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3.社会责任感培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思政内容挖掘

1.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探讨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道德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2.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分析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强调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

3.心理健康与人生价值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健康、积极、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融入情况

1.课堂讲授:在讲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穿插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挖掘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画出最大同心圆——跨越个体人格差异鸿沟凝聚最广泛的人心

(二)教学目标

1.价值引领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文化熏陶下的不同民族、不同团体、不同个体,各自形成了独特且丰富多彩的人格或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也是追求团结统一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通过各种形式的统一战线,成功跨越了个体、团体乃至于民族多彩性格的鸿沟,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心,从一个胜利迈向又一个胜利,共同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在正面引导的过程中,教学上要结合个体人格天然多种多样的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体差异”,追求“团结就是力量”。

2.逻辑联系

正确认识“个体差异”是实现“团结就是力量”的前提。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性格,以及能力、兴趣和背景。这种差异是自然的、合理的,并且是社会多元性的体现。

追求“团结就是力量”是对“个体差异”的积极回应和超越。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将每个人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推动个人和集体的共同发展,还可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就是要让他们明白,只有相互支持、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共同目标。

正确认识“个体差异”与追求“团结就是力量”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一方面,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包容有助于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集体氛围,为团结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团结合作的过程也是个体不断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通过课程内容“人格”引申出“个体人格/性格的差异”和“团结就是力量”,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构建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的具体历史事迹,阐述“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一度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各民族各团体、各个个体之间缺乏统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导致国家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损失。然而,正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统一战线,成功地跨越了民族、团体、个体人格/性格的差异鸿沟,凝聚起了亿万人民的力量,实现了从屈辱到振兴的伟大转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们不仅与国民党等党派进行了广泛的协商和合作,还积极争取了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的支持和参与。通过共同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并巩固,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又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地调整了统一战线的策略提倡构建民族统一战线。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同时,也积极争取城市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壮大,最终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北平和平解放后,筹建并召开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是民族民主统一战线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出现之前的权力机构。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组织上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无论是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领域,中国共产党都成功地构建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推动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中,尤其指出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多样性关系。关键是要坚持求同存异,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这些历史事迹充分表明,跨越个体团体乃至于民族的人格/性格的差异,凝聚最广泛的人心,才能实现团结就是力量。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就一定能够跨越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分歧,实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案例教学设计

1、阐述一盘散沙的下场

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外来侵略的压迫,中国确实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和分裂。然而,“一盘散沙”的下场是极其悲惨的,它导致了国家的衰落、民族的屈辱以及人民的苦难。具体来说,“一盘散沙”的状态使得中国无法形成强大的抵抗力量,从而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着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这种状态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通过阐述,让大学生意识到,虽然民族、团体、个人天然有个体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如果不严肃对待则容易形成一盘散沙。换句话说,要让大学生领悟:一盘散沙是常态

2、阐述与讨论统一战线体现的团结就是力量。首先,阐述不同时期各种形式的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和成就,然后让大学生结合自己身边案例来讨论分析,即使一个班的人团结起来是否也不容易,以及团结起来后的威力。换句话说,要让大学生领悟:团结起来不容易。

)教学效果及反思

1.教学效果

知识掌握与应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如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等。他们开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展现出一定的实践应用能力。

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塑造:在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下,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他们开始更加关注社会责任,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更加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

心理健康素质提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面对压力和挑战,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历史正反事迹,以及生活中的正反案例,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一盘散沙是常态,团结起来不容易。从而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万众一心,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前进。

2.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可以更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互动软件等,来丰富教学手段和提高教学效率。

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在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方面,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更好地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仍需进一步探索。可以考虑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更加突出思政教育的主题,同时加强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和融合。

评估与反馈机制: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作出调整,建立了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核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然而,评估与反馈机制仍有待完善,可以进一步丰富评估方式并加强与学生、同事的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思政建设特色与创新

特色

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本课程成功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体现了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形成了独特的课程特色。

亮点

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采用了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模拟、线上互动平台、翻转课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创新点

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融入:在思政教育内容的融入上,本课程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和探索。通过挖掘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点,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

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做法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